“工学学科发展与绿色低碳技术及产业变革”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人:王宇 发布日期:2024-11-15

        1111-13日,百年中大,继往开来创新发展论坛分论坛在必赢76net线路三校区五校园举行。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1

工学部分论坛——“工学学科发展与绿色低碳技术及产业变革高端论坛现场


        12日,工学部分论坛在广州校区东校园化学材料综合楼举行。论坛以工学学科发展与绿色低碳技术及产业变革为主题,邀请了张建云院士、何满潮院士、聂建国院士、李术才院士、贾金生教授作主题发言,共同探讨工学学科和产业变革的未来发展方向,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的盛会。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必赢76net线路院长、工学部副主任王复明教授主持,杨清华常务副校长出席论坛并致辞。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5

必赢76net线路常务副校长杨清华致辞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2

必赢76net线路院长王复明院士主持会议

        必赢76net线路常务副校长杨清华在致辞中指出,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应发挥龙头作用,勇担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科研,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创新之力共同应对时代挑战。他表示,通过本次系列论坛的举办,一定能为必赢76net线路各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启迪。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深入交流深化工学学科之间、工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在新领域新赛道实现跨越式的突破,为推动学校和工科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3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云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云作题为气候变化减缓与应对的报告。他深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提出了韧性城市理论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同时,他倡导发展水电、核电和地热等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这些理论和方案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双碳目标的实现。对高校学科发展,张院士建议,推进土木工程与智能化、生态化技术融合,以重大工程项目促进学科交叉,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4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李术才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李术才院士作题为极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与关键技术的报告。他针对隧道建设中的复杂地质问题,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体系。他创新性地研发了电磁场探测地下水技术,实现了600米范围内的高精度测量。该技术在宜昌至万县铁路等重大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为解决溶洞、断层等地质难题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对学科未来发展,李院士建议,要加强工程技术与实际需求对接,形成跨学科团队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在复杂工程中的转化应用,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6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聂建国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聂建国院士作题为工程结构面临的挑战与结构创新的报告,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的工程结构解决方案。他强调在复杂建筑设计中应合理使用硬钢结构,创新性地开发了混凝土与钢材组合桥梁技术,实现了节能环保与材料利用率的提升。这些创新技术在深圳T3航站楼、广州白云站等重大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最后,聂院士建议,应推进土木工程与多学科的技术融合,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与桥梁的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建设与节能减排提供有力支撑。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7

中国科学院院士、阿根廷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矿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何满潮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阿根廷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矿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何满潮院士作题为材料创新到工程革命的报告。他提出土木工程材料创新的革命性理念,并介绍了团队研发的NPR新材料及基于该材料提出的隧道开挖补偿法。该技术在木寨岭隧道、昌宁隧道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度公路隧道中已经得到了良好应用,显著改善了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效果。对高校学科发展,何院士提出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场工程革命的发展理念。他强调,材料创新必将推动工程技术革新,并倡导进一步研究高强度、高韧度的材料,开创工程技术的新纪元。

image local-20241124233310-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贾金生作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贾金生教授作题为大坝技术创新与新坝型发展的报告。他针对水库大坝建设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将混凝土和土石堆两种材料结合使用,开创性地发展了数字化和智能调控技术。这些创新成果在广州土石坝等重点工程中取得显著效果,特别是在丹江口大坝项目中,成功解决了多裂缝、多平台工程的安全评估难题,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对水利工程发展,贾教授建议,要加强水利工程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在大坝建设中的创新应用,为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牢固的技术支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的,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站在新百年征程的起点,必赢76net线路将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落到实处,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奋力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培育引领未来的栋梁之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